日前,由于英特爾發(fā)布面向移動互聯(lián)網接入設備的Atom處理器,而將競爭延伸到了ARM的手機芯片領域,對此ARM有何看法?《中國電子報》記者就此采訪了ARM公司全球首席運營官Tudor Brown。
記者:英特爾宣稱基于ARM架構芯片的手機,根本無法瀏覽具有Flash功能的標準網頁頁面,從消費者對于智能型手機的期待來看,只有專為PC瀏覽器設計的X86架構英特爾芯片,才是未來智能型手機或是MID產品的理想解決方案,而這也是英特爾認為他們占了優(yōu)勢的關鍵之處。您對此有何評價?
Tudor Brown:英特爾宣稱的基于ARM架構的手機無法支持一些網站的正常瀏覽和Flash,對此我們進行了分析。首先是英特爾測試的網站多數(shù)是在中國、韓國等東亞國家的網站,當時測試時,手機中并沒有安裝支持這些語言的字符集,而不能正常播放Flash是因為測試時沒有安裝支持Flash的插件,當上述的字符集和插件安裝后,上述的應用在ARM架構的手機上運行得很順暢。這說明上述問題僅僅是軟件方面的問題,而不是ARM架構的問題。說到軟件方面的應用,ARM和諸多的軟件廠商都有相當密切的合作,以確保很多的例如Adobe、Firefox等標準軟件可以在ARM架構上運行。未來,我們還要和微軟等操作系統(tǒng)廠商合作,從而為ARM架構做更多的優(yōu)化。
記者:眾所周知,英特爾在處理器市場具有很強的實力和量產能力,為此,英特爾在未來的市場中會占據(jù)比較大的成本優(yōu)勢,這對于ARM是個比較大的挑戰(zhàn)。您對此有何看法?
Tudor Brown:在智能手機處理器市場,除了技術和性能之外,更重要的就是業(yè)務模式和成本。英特爾處理器的成本在40美元-160美元,他們認為這已經是一個非常低的價格。但就整個智能手機處理器或者說是片上系統(tǒng)(SoC),通常的價格應該是在10美元-15美元,要遠遠低于英特爾處理器的價格。由此可見,英特爾并不了解我們所在的或者說他們想要進入的這個市場。
記者:英特爾在日前結束的IDF上,曾經拿ARM與它的Atom處理器進行過性能和功耗的對比,以說明自己的處理器是MID市場最佳的選擇。ARM是否有這樣的對此測試?您對此有什么樣的看法?
Tudor Brown:目前我們還沒有這方面的對此測試。但我們需要關注的是,英特爾比較的數(shù)據(jù)是不是同等性能或者是同等功耗下的比較。但我們認為,英特爾是拿最高的性能和最低功耗的處理器和我們來對比,這是不客觀的。在現(xiàn)實的應用中,我們有一個很重要的觀點,就是當產品出來后,它能夠支持多長的智能手機電池使用時間,這對于移動設備是至關重要的。比如我們通過給我們的合作伙伴精確的數(shù)據(jù)告訴他們我們的處理器的實際功耗水平,對此我們能夠向客戶保證這些數(shù)據(jù)是真實有效的數(shù)據(jù)。但我們不能保證英特爾提供的數(shù)據(jù)的客觀性和真實性,更大的可能是這些數(shù)據(jù)僅僅是市場作秀的一種表現(xiàn)。所以我們更希望是由客戶來進行判斷和比較。
記者:日前,蘋果公司收購一家名為P.A.Semi的芯片公司,鑒于蘋果目前熱銷的iPhone手機上使用的是ARM的處理器,您認為,蘋果此舉的意圖何在?是否會在未來對于ARM的業(yè)務產生競爭和影響?
Tudor Brown:首先我不太了解蘋果此舉的目的,不過即使我知道的話,也不方便透露,這對于蘋果公司而言也是個很大的商業(yè)機密。之前我們知道,蘋果的Mac是采用的Power架構,只是兩年前才轉到了英特爾的X86架構。至于說到P.A.Semi公司,我們是很了解的,因為它的創(chuàng)始人和首席執(zhí)行官曾負責Alpha服務器芯片和StrongARM手持機芯片的開發(fā),他們對于ARM和Power架構都非常熟悉,所以蘋果下一步要做什么都有可能。
記者:由于蘋果收購的P.A.Semi公司也是基于RISC架構,而且是通過IBM Power的授權。那么鑒于蘋果在智能手機市場的品牌和市場影響力,未來,蘋果是否會利用收購的P.A.Semi公司仿效ARM的IP模式來搶占ARM的市場?
Tudor Brown:所謂的IP模式,在外界聽起來簡單,其實真正實現(xiàn)起來是很困難的。這是因為首先你需要比較大的研發(fā)投入,而當開發(fā)出來授權給客戶使用的初期,是掙不到什么錢的。在這里需要說明的是,在IP模式中,除了授權費(客戶采用ARM專利時一次性付給ARM的費用)外,還有版權費(即客戶每賣出一片芯片,就收取同等比例費用的收入)。目前,在ARM的收入中,授權費和版權費各占40%,其他20%的收入是相關開發(fā)工具和服務的費用。